分卷阅读207
讲排场,哪怕是一个姨娘出门,也没有只带一个丫头的道理。自己身边跟了这么多人,单独行动倒不是没法可想,不过离城太远了,就是单独行动也找不到门路,还是等一会儿到了庙里再想想办法。 她可是记得,原着里不管是馒头庵还是水月庵还是天齐庙的主持,都是敢想敢干的有为人物,这样的人行走四门,往来的三教九流都有,说不定用银子收买他们,比自己去冒然找人还方便。 这次是贾母亲自交待的,三牲准备好了不说,各类供果、斋僧的东西也都齐全。去的也不是庙,而是离城二十里外名为时灌庵的一处尼姑庵。 这庵离城不近,也不甚大,周围不过小小向座山丘,所以平日并无几个上香布施之人,见到张翠花等人过来,主持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殷勤的恨不得背着张翠花。 也不知道是贾母还是王夫人的主意,让她到这样荒僻的地方上还愿,却不是去馒头庵这样的荣国府家庙。难道这庵堂还有什么讲究不成?张翠花暗暗决定,一会儿得小心套套这主持的话,不能直接就让她替自己办事。 在主持殷勤的引导之下,到了正殿见上头供奉的正是观世音菩萨坐像,张翠花才算是明白了,觉得王夫人能说动贾母让自己来此还愿,也算是费了心: 张翠花告诉王夫人自己梦到的是菩萨,自然要到供奉菩萨的地方还愿才显诚心。加上她只是个姨娘,去家庙总有些尴尬,不如这个时灌庵即可显诚心,又不引人注目。 礼敬菩萨后,庵内也有几间净室,正可做休息之所,张翠花命滴翠等人去外头随喜,自己一边歇腿,一面与主持说些佛法因果。话里话外,不过是佛家慈悲救济世人等语。 主持见张翠花虽然年岁不大,说起佛法来还算熟悉,嘴里不停的念佛,很希望自己得了张翠花的眼缘,日后好拉她做个长久的施主。 张翠花就渐渐问起庵堂平日可行善事,有没有附近百姓所求得到菩萨感应之事。主持自是问一答十,还添油加醋几分,务求让张翠花信她庵里的菩萨有求必应。 张翠花听出这主持虽然也如一般尼姑一样有贪心之症,行事还有些底线,是个可以用一用的人。 见时机成熟,张翠花笑对主持道:“说来我也有个小小愿念,想着求一求菩萨。” 主持便问:“施主即是来小庵还愿,自是见识了菩萨灵验的。我们庵里的师父都是信心虔诚之人,菩萨也最灵验不过,施主有所求,只管向菩萨诉说便是。” 张翠花假意道:“此事能不能成自是要看菩萨允不允,可也得些俗世助力。只是主持的庵堂离城不近,怕是难成。好在这也不是我的事儿,我只是代人求上一求。成与不成都与我无干。就是有些替主持可惜,那人比我更有体面,若是成了,就是替菩萨重塑金身,她也有力量。” 主持听了心花儿都开了,谄笑道:“也不知施主说的那位施主求的是什么,我们这里离城虽远了些,可是附近庄子里也有几位体面的老爷、太太,与城里的达官贵人都有亲,办事最方便不过,俗世的事儿也能尽些心力。”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张翠花故意不信:“这荒村僻地的,能有什么有能为的人。也是求我的人是个谨慎的,不愿意让城里的人知道,不然她家里自有本事做成。” 主持听了,越加心痒:“施主不妨说说是什么事儿,小尼才知能不能替那位施主分忧。” 张翠花便让她到自己身前,低低向她耳边说出,那人在府里过的不如意,想给自己与女儿办个户籍路引,一来可以借此从老爷手里多要几个钱,二来防着被正房太太害了去。 说完故意叹一声:“她得老爷的宠,这样的话也敢对老爷明说,老爷为太太的面子,给了银子还得吩咐她悄悄的办。唉,手里有银子,什么法子想不得,我是没那个本事的。” 没本事的,还愿都拿出这样的好东西来,那有本事的还不知道得布施多少。主持眼珠一转,决定抓住这笔大买卖:“亏得施主今日对我说起,这样的事儿在京里还真不如我们乡下方便。” 说着细细的举出了好几个例子,都是拿了银子,由乡里的士绅走通了官府,将人名挂到自己庄子的佃户头上,便办成了户籍路引。 张翠花听了却摇头:“我就说你们干不了这样大事,她还非得说,听说主持是有些能为的,特意说动老爷让我到这里来还愿。不然你这里听都没听过,坐车都把人坐的骨头散架,何必特意上你这里来,我又不是在你这里许的愿。” “现在听你说话就不通,等我回去笑她:若是把户籍挂在别人头上,岂不是一辈子都受人牵制?就是她手里的银钱,不定哪日也成了别人的。” 主持原本有些纳闷的心思,至此全消,觉得自己声名远扬,连城里的贵人都听说过,心下得意不已。又听到银钱两个字,两眼都放出绿光来:“还有一个办法。” 她四下里看了看,悄声向着张翠花道:“让那人破费上几百两银子在城里买上座小宅子,不拘大小算是个落脚之地,把户籍挂到那宅子之上,再与别人无碍。” 上一世做薛沛的时候,薛成进京也不是没办过这样的事,所以张翠花知道此事可行。只是这尼姑应的太过痛快,不知是不是骗自己的银子,让张翠花不敢直接把地契掏出来。 她试探的向主持道:“你说的轻松,我若托付给你,深宅大院的几时能出来见你。就算是找到机会过来,怎么知道你办成没办成?这可不是十两八两的事儿,你做不成,我可没银子替你赔她。” 主持连忙赌咒发誓,指着正殿供的菩萨说了多少誓言。张翠花听她都把拔舌头地狱说出来了,便从自己带的包袱里拿出二百两的银票,又拿出一张地契来,还是前世薛成给绸缎铺掌柜的一家安身置办下的宅子,今世薛家应该没有这个绸缎铺子,倒是可以拿来用用。 哪怕这宅子如今仍有人住着,张翠花手里的地契可是红契,不怕跟人打官司的。何况她的目的是先办了户籍,有了这红契,官府的人怕是没耐心查一查是不是已经有人用这个办过户籍。有了户籍,再用银子去别个买宅子就方便多了。 主持见到银子与地契,更信张翠花说的那个人财大气粗,有心想要见一见人,笑道:“奶奶如此信小尼,小尼自是感激。只怕托付奶奶的人不信,小尼愿意随奶奶走一趟,好让托付的人放心。” 张翠花便看着她冷笑一声:“深宅大院的,哪里是什么人想进就进的。主持即知道拿了银子该取信于人,就请写下借据,等什么时候拿到户籍了,再一手借据一手户籍如何?” 听说自己还得写借据,主持就有些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