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我妻薄情在线阅读 - 我妻薄情 第162节

我妻薄情 第162节

    “可?能是漆。”程丹若谨慎道,“你把衣裳脱了,换我的回去,以后记得不要触碰新?漆,它会让你不舒服。”

    对方愣住,似有所?悟。

    程丹若:“回去吧,早些休息,有不舒服去安乐堂找我。”

    接着是第七个、第八个……甚至有宦官听说她在此,专门过?来求药。

    程丹若一直忙碌,直至夜深。

    --

    正月十七,正式上班。

    皇帝很大方,御前伺候的人都发了红封,一小袋金锞子。程丹若拿到的是海棠和如意样式的,掂掂分?量,大概价值五十两。

    大领导就是大手笔。

    程丹若随大流磕头?谢恩,然后开始泰平十九年?的工作。

    正月还没过?,无大事,无非就是给礼部户部盖戳,催他们快点干活。荣安公?主的婚事定在三月初一,得抓紧了。

    此外,皇帝还调用内库,准备给最疼爱的女儿多塞点嫁妆。

    因为挑挑拣拣的,程丹若捧着印鉴半天,也没能盖上。

    皇帝犹豫:“等等,贡缎是不是太少了?才两百匹?噢,织造局今年?就送来这点啊。”

    石太监:“陛下,贡缎年?年?有新?的,旧的压久了,颜色也不鲜亮。”

    “不鲜亮拿来赏人就是。”皇帝不以为意,“总不能委屈荣安。”

    石太监:“那几位娘娘那里……”

    “那就一百五十匹。”皇帝改了口,“三十匹给贵妃,十匹丽嫔,庄嫔和顺嫔各五匹。”

    程丹若:“……”

    她默默调整了一下腿部重心,换一只脚站。

    一个时辰后,皇帝终于勉强满意,盖章。

    开春基本上都是这些屁事。

    直到二月份,年?已?过?去,朝廷要做新?一年?的计划,十九年?的重头?戏才悄然露出一角。

    李首辅上奏,求乞骸骨。

    程丹若没看到奏本,但都是套话,不重要,无非是我已?经?年?老体衰,不能再为陛下分?忧了,求您让我退休吧。

    然后,皇帝的回复也很套路:爱卿啊,你是国?家的肱股之臣,我不能没有你,你要生病就好好养,我永远等着你。

    第一回 合结束。

    过?几日,开始第二回 合。

    李首辅继续乞骸骨,说得好惨:臣已?经?老了,牙齿掉了好几颗,头?昏手也抖,虽然我真的很想?再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再一想?,后来人前仆后继,我这样的老东西再占着位置,才是真正耽误朝廷大事啊。

    皇帝回:年?轻的马儿虽然年?富力强,却需要老马带领道路,您是两朝老臣,我刚继位的时候,多亏你的教导,那一切还都历历在目……朕离不开你,正如刘备离不开诸葛孔明。

    理论上来说,还有第三回 ,再来一出感人肺腑的君臣对奏,退休申请才会被正式批准。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三次乞骸骨前,御史参了李首辅,说他纵容家人横行?乡里,强买良田,导致无数人家破产,自家却华屋美婢,享受二十万亩良田。

    按照一亩田30两的均价算,就是600万两的不动产。

    虽然是整个李氏宗族,不独是李首辅一家的,但这数目也很惊人了。

    程丹若却很疑惑,不知道这关头?搞这一出,有什么意思。

    都要退休了,参李首辅有什么意义?他能为了官声整顿家里吗?

    当然不能。

    李首辅被参后,没有辩解,反而马上请罪,自言管家不利,没有好好教导族中子弟,再次恳求回乡。

    这下,皇帝就很尴尬了。

    按惯例,三请三留,留到第四次才和平分?手,方算是君臣相得,一段佳话。

    可?李首辅承认了自己的错漏,皇帝不能装作没看见。

    第三次怎么应对,都有点如鲠在喉。

    最终,皇帝还是宽恕了他的罪过?,说:爱卿忙于国?事,家事有所?疏漏也是在所?难免。你的功劳,朕都记得。

    李首辅非常感激,当场下跪,颤巍巍地说:“老臣年?迈糊涂,多亏陛下宽容,恳请辞去,老于家乡。”

    皇帝,同意了。

    大家都感慨,陛下是个长?情之人啊。想?当初,陛下刚继位,于政事多有生疏,李首辅竭力辅佐,终于令皇帝坐稳了宝座。

    皇帝记得他的恩情,故令他安然致仕,得享天年?。

    然而,程丹若口中不说,心里却意难平。

    李首辅安享天年?,他家的田呢?就这样了?

    是的,就这样了。

    第141章 新内阁

    三月, 李首辅告老还乡。

    除却?最后的一点点名声上的瑕疵,他几乎全身而退。后人评价起来, 恐怕也多有褒扬, 毕竟,李首辅的内阁虽然没有大动?作,但和帝王关系尚算融洽, 不功不过地让国家安稳地度过十年之久。

    虽然偶有天灾, 偶有人祸,北方瓦剌隔三差五地sao扰边境, 还发?生过寒露之变这样的惨剧, 南方海域与倭寇常有战事, 西南也不太平。

    但在古代, 这样的安稳也很难得了。

    至少, 离史书中“民不聊生”四个字,还有一定的距离。

    然而……然而!

    程丹若满腹叹息,却?无人可说, 大概这就是古代的游戏规则吧。

    只?要?李首辅还活着, 皇帝就打算树立他为君圣臣贤的典范,不会动?他。

    而她唯一能做的, 竟然是祈祷皇帝贤明,以后还能记得这事,抑或是哪个臣子和李家有仇, 等李首辅死了以后,再重?提旧事,清算李家。

    其他就没了。

    日子还要?继续过。

    李首辅退休后, 内阁就剩三个人。

    程丹若还在晏家时?,曾以为许、王在争这个空出来的名额, 但现在,她才发?现争名额的前提,是皇帝打算往里塞一个人。

    内阁无定员。

    虽然从先帝时?期开?始,到今上继位,内阁已经从一个顾问团变成了宰相机构,但并?没有形成定例,没有退一个就补一个的规矩。

    因此,皇帝的第一个大动?作,仅仅是任命杨次辅为首辅,统领内阁。

    杨氏内阁的年代,到了。

    程丹若对这人一无所知,从前在晏家也没听过,好在她身处权力最中心,耐心留意周围的只?言片语,慢慢就拼凑出相关信息。

    在此,且做一个对比。

    李首辅家境贫寒,全靠族人资助方能考中进士(这或许是他默许族人圈田的重?要?因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只?是翰林院的修撰,负责修书。

    但他运气好,今上被过继,立为太子,先帝命人为他讲学,李首辅就这样成为了皇帝老师,与他结下?师生之情。

    今上继位,李首辅虽因母丧,回家丁忧三年,可皇帝没有忘记他,守孝一结束就把人找回来,先为礼部右侍郎,隔年入阁。

    他行事稳健,时?常调和皇帝与老臣的矛盾。后来,他被任命为首辅,延续一贯的作风,稳中求进。

    但杨首辅不一样。

    他是少年才子,写一首风流好诗,十八岁就成了进士。更重?要?的是,他爹曾官任尚书,他自懂事起,就对官场的一套了如指掌。

    翰林院挂职,外放五年,回来做御史,再刷刷资历,顺利在五十岁入阁,如今五十五岁,年富力强,已经是首辅了。

    这么一位官场老将做老大,两任内阁的交接有条不紊。

    三月底,交接完成。

    重?头?戏来了。

    杨首辅上奏皇帝,恳请增加内阁席位,并?提名许、王两位尚书入阁。

    --

    晏家。

    晏鸿之最近痛风又?犯了,没敢喝酒,品着清茶,和王尚书聊天。

    “杨奇山上台了。”王尚书感慨,“野心勃勃啊。”

    杨首辅,名峤,字奇山。

    “新官上任三把火。”晏鸿之慢慢道,“这第一把就烧到你和许继之,我还是有点意外。”

    许尚书,名延,字继之,外号“八面尚书”。

    王尚书道:“他要?探探陛下?的心思。”

    “你二人都进内阁,六部可就唯其马首是瞻了。”晏鸿之判断。

    内阁的地位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初,只?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团,后来为提升内阁的地位,规定非六部尚书或侍郎不可入阁。

    等今上继位,又?进行一定的制衡。

    吏部尚书和侍郎入阁,握有人事任命的权力,确保调任畅通。但管财政的户部尚书和管科举的礼部尚书都不在其中,相对遏制住内阁。

    至于兵权,兵部尚书曹阁老在,但兵部只?有调兵权,掌兵的五军都督府,仍归皇帝直接统属,多为勋贵武将,又?是一重?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