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却都是差不多的,不管要哪种,都是冒尖的一勺子。 知哥儿和正哥一起进来吃饭,等会子颜哥儿和明哥才能过来,他们四个人得保证暖棚那里一直有人。 熟门熟路的拿了干净的木盘,自个儿摆上碗和盘子,木盘上面有凹槽,碗和盘子都能卡的很好,再拿上筷子和勺子。 去前面排队,在自己喜欢的菜前面停下,厉氏便会稳稳的舀一大勺子菜放到盘子中。 “这个倒是稀奇。”书生感慨。 还有人跃跃欲试,道:“这等分餐比一起吃好多了。若是有身强体壮的霸占吃食,怕是弱小的就吃不到。” “那个是西红柿炒鸡蛋吧?瞧着红的黄的都有,挺好看。” “rou挺多的,闻着香。” “大家要是有兴趣,往后也可以这么吃。”柳爻卿笑道,“那边的饭菜跟咱们桌上的,没得区别,只是怕你们不习惯山上的习惯,这才特地弄了桌子。” 那边何硕和兴哥也来了,都熟门熟路的自己拿木盘,不过兴哥在饭堂吃,何硕却要端回去,他屋里还藏着神仙酿,得自己偷摸着喝一点,惬意似神仙呐。 旁边桌上就有端着饭菜的,书生们看得清楚,果真是不比自己眼前的差,便一起道,“不如下顿饭我们跟他们一起?” 大家一起附和,柳爻卿也跟着点了头。 在饭堂吃饭的有村里做工的汉子、妇人、小哥儿们,也有闹得许多人都知道的苏七他们,还有柳爻卿的家人兴哥等等。 这些人,有比书生们身份差的,也有比书生们身份高的,但在这里都一视同仁。 皇帝都说了话,天底下,唯有柳爻卿一人可以。不单单说的是苏七户口的事情,还说的上谷村的山。这话又有许多种意思,但看你怎么想那就是什么意思。 “香!” “好极、好极。” 书生们有出身名门的,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就是神仙酿也是喝过几次的。可不知为何,这里的饭菜味道仿佛格外别致,瞧着普通,吃起来却能吃出别样的意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大约是因为这里出了神仙酿,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吧。 大家都这么想着,却没有说出来的。 吃了饭各自散去,有的在山上闲逛,还有的结伴去地里看看,但更多的去了村中。他们来上谷村,不单单是因为建学堂,还有同样重要的事。 柳爻卿送给他们的功劳,傻子才会拒绝。 回到屋里,柳爻卿才见到高富贵,他没能去饭堂吃饭,在村里吃的。 “今年的桃儿酿……”高富贵笑呵呵道,“银子不是问题,就看卿哥儿能给多少了。” “现在还不确定,我定然会记着你。”柳爻卿也笑呵呵,招呼高富贵吃花生糖,还给他倒了一小盅神仙酿。 哲子哥从旁边柜子里拿出花生糖、花生米,还有一小碟腌制的黄瓜,吃着不咸,酸脆爽口。又拿了西红柿和新鲜的黄瓜来,放在桌子中间,这才坐在柳爻卿后面,拿了玉米皮琢磨着编织一些小玩意。 “我听说上谷村要建学堂,可是有我要帮忙的地方?”高富贵也没有打哑谜,而是直接说了,“大家都靠着上谷村发了财,私底下找到我,说是想捐钱,又怕你不同意,所以让我来问问卿哥儿。” 学堂的事已经交给读书人,且消息已经传出去,现在是不能改的。 不过柳爻卿又说起别的,“也不是只有建学堂一件事,你们可以去官府商议,铺桥修路,回头建个功德碑写上名字就成。” 这种事其实很常见,只是以往都是商人叫衙门逼着掏银子,没有功德碑的事儿。 “这能成?”高富贵有些心动,但还是迟疑。 “能成。”柳爻卿笑了笑,狡黠道,“你们可以去上南县找杜县令,就说是我说的。” 高富贵哈哈大笑,“那一定能成。” 杜县令低调那么多年,多少人不知道上南县,不知道杜县令,甚至上南县的人也只知道赵县丞而不知杜县令。 现在却不一样了,杜县令是杜家人,世家子弟啊,而且跟上谷村的柳爻卿交好。 等高富贵走了,柳爻卿收拾桌子,瞧见哲子哥手里的玉米皮左右翻飞,飞快,道:“咦?是茅白那家伙?” “不太像。”哲子哥自个儿说。 玉米皮编织的圆滚滚,还有冒出来的翅膀小嘴爪子。 “怎么不像了?我看跟茅白一模一样。”柳爻卿道,“茅白越来越胖了,还不肯学飞,天天在地上跑,哪天在地上吃亏了就知道学飞了。” “恩。”哲子哥笑了笑,“塞一些松软的玉米皮就有样子了。” 外面的书生们看着比人还高的玉米杆,上头的玉米早就掰走了,花生也收走,倒是还有一些人拿着锄头刨地,捡漏了的花生。 “那是梁松子?”有个书生有些迟疑道。 另外一个肯定的点头,“就是他。” “可是不像啊。” 梁松子是有名的才子,又得了何硕看重,在读书人中很有名气。文人都有傲气,便不说轻视什么,众人却也没想到梁松子今天没等着接待大家,反而在地里……干活。 玉米杆连根刨下来,抖落掉上面的土,放在旁边。有人把玉米叶撕下来单独放着,只有滑溜的玉米杆摆着。 “梁松子,你为何在这里干活?” “不干不行啊,盘缠用完了。”梁松子都没顾得上接待昔日好友,但是不干活不行,要不晚上就没得地方住了。 书生们一听住在山上要花银钱,都了然,他们带来的小厮也是花了银钱的呢。 但大家都是柳爻卿请来的,自个儿住在山上用不着花银钱,而且还带了很多来,毕竟要建学堂嘛。 梁松子笑而不语,他当初来的时候也是带了盘缠的。 也有书生在村里跟人闲聊,说着说着便说道玉米、土豆的收成,又说道黍子等粗粮。帮他们算了一笔账,若是种粗粮的地换成玉米和土豆,怕是能得到更多的收成。 回头就有书生写了文章,封在信中送到没能来的友人们。 有了好东西,不好的东西就要有相应的取舍,往前看才能过上好日子,一直守着以往的粮食,可以倒是可以,但是得考虑考虑合适不合适。 书生们的友人们再次分散开,去农户家里聊了聊,看了看,便写出更多的文章。 就像一股风吹开,一时间不但是商人、农户,读书人也在说种植粮食的事儿。 内阁大学士听闻天下学子都在说这件事,便道:“教化之功。” 一锤定音。 这个功劳是给天下学子的。 是柳爻卿送给他们的大礼。 “学堂便健在山下吧。那边有一块空地,我看着正合适。” “其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