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言哥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6

分卷阅读86

    去盐场领盐。晌午吃过饭,张秀便哄着孩子睡觉,许是屋内暖和,他也跟着睡了过去。

    方言怀孕不足三个月,也不觉得累,见二人睡的香,便没有打扰,独自出门想去买点rou。谁知他从小门出去,待过拐角时,便被一个玩耍的小孩撞了一下。

    当时没事他便没在意,买了rou往家走时,方言便觉肚子一阵阵疼。

    去看了大夫,抓了药,再回家时,这事便瞒不住了。

    方言心中后怕,若是孩子没了,他该怎么办!但这事却也怨不得别人,只能说是他自己没有多加小心。

    张秀则自责的很,怪自己睡的太死,不应该让方言单独出去。

    张秀的孩子才出生不过四个月,正是白日闹、夜晚哭的时候,平日里他睡得不好,大家都知道,方老二不忍责怪他,但方言的事他也后怕,便不知说些什么好。

    郑大宝什么话也没说,但自这一天之后,他每天跟着方言,可谓形影不离,便是方言去茅房,他也要站在外面等着。

    所以店铺开张迎人之事,众人不同意方言出面,郑大宝陪着也不去,张秀要带孩子,方老二又是个不善言语的,最后商量来商量去,才请了曹管事。

    店铺开张这一日,生意甚是红火,毕竟有八折的优惠,虽然店里主营盐,但有南方出的饴糖,还有些稀奇的海菜、干货,价格又公道,进店看热闹的都会顺便买一些。

    有人欢喜便有人忧,除了县里原来卖盐的铺子以外,听闻方家开了杂货铺,与方家熟识的人,忧比喜甚。

    刘二舅母扶着刘芸远远的看着店铺,却不上前,毕竟两家早已没了来往,此时的刘芸已经怀孕六个月,娘与哥儿同时有孕在别家可能是喜事,但在她与方言之间,却无比的讽刺。

    不官别人如何想,店铺顺利开张,又取了二人的姓作名号,方言与郑大宝很是满意。

    二月初二,将铺子交给方老二和张秀,方言便带着尾巴郑大宝去了绣坊。

    听闻前几日的事,今日见跟着来的郑大宝,婉娘不禁失笑,这汉子还真是可爱。

    婉娘今日留了曹管事,这会儿见二人坐定,问了问昨日开张之事,便开门见山道:“言哥儿,今日让你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想与你商量。”认真的看着方言的眼,婉娘道:“我想将绣坊交给你打理。”

    这句话宛如平地惊雷,绣坊的绣品方言见过,跟着婉娘学艺的时候,那些绣工、绣娘的绣活做的很好,无论样式、针法都是上品,这也是为什么绣坊每年要往府城运绣品的原因。

    方言虽然学了婉娘的技艺,但也只是个才开了个小店铺的哥儿,这几十个人,哪是他说管便能管得明白的!

    更何况,还有曹管事,想到这里,方言不禁疑惑道:“师父和曹管事要去哪里?”

    婉娘与曹管家对视了一眼,问方言:“你可见过史青书和白卜?”

    “见过,”方言点了点头道。

    婉娘笑着道:“史青书乃是我相公,白卜是曹管家的良人。”

    良人?白卜和曹管家都是汉子,莫不是二人……

    “我与相公分居两地十余载,今年年底他便要去往南方任职,我也是要去的。而且我若要走,便要带着曹管家一起走,所以绣坊便没人打理了。你可能帮为师打理?”婉娘又道。

    既然有机会,方言便想抓住,在见过谢老爷、乔楚之后,他心中升起的做一番事业的想法,此时躁动不安,但他也有犹豫,“我不知能不能打理好。”

    见他有意愿,婉娘便面上带了些和蔼,道:“我要年底才走,这一年,你可以跟着我学,时间足够。”

    方言自内心生出了一种冲动,从出生起他便是注定围着家转的哥儿,似乎总是低人一等,如今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他想尝试,想为之而努力。

    点了点头,方言道:“我定会认真跟师父和曹管家学习。”

    待从绣坊出来,方言还没有从激动中缓过来,待郑大宝牵起他的手,他才忽然惊醒,这段时间做主做惯了,竟然都没有征求郑大宝的意见。不禁问道:“大宝,我跟师父学打理绣坊,可好?”

    郑大宝听了全程,却一句话没有说,不论方言想守着家,还是想出去做些什么,他都会陪着他,毕竟家中不缺钱,又开了店铺,只要方言喜欢怎样都好。

    见郑大宝点头,方言竟扑了上去,踮脚亲上了郑大宝,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呢,还被他捡到了。

    开始跟婉娘学习打理绣坊,方言才知道,绣坊的绣工、绣娘们竟然都不是一般的女人、哥儿。

    作者有话要说:

    _(:зゝ∠)_终于等到你们喜欢的了,听说你们爱我?

    Σ( ° △ °|||)︴我就起来了,话说这篇文要完结了,

    你们不打算收藏一下作者的专栏咩?(づ ̄3 ̄)づ╭?~

    第60章 第六十章

    绣坊里签了契的绣工绣娘们,都有些特殊,他们乃是边关为国捐躯的兵士们的遗孀。

    服役之人死了,家里多少能得些抚恤,但剩下的女人、哥儿们便没甚好日子。

    因军户家要出丁从军,军户便比普通农户更难成亲,在村里会嫁给军户的,家中日子定也不大好过。

    若是这些军户家的汉子从军时死在了外面,那么家中剩下的女人、哥儿,要么得撑起一个家,要么再嫁。

    与自己的孩子在家相依为命几载,若是自己再嫁,便会苦了孩子,可若是让个女人、哥儿撑起一个家又谈何容易,只作农活一项,便少有人能做得来。

    因为一些巧合,婉娘在良柳县建了一个绣坊,绣坊与这些女人、哥儿签了契。

    婉娘教他们刺绣的手艺,他们为绣坊干活领工钱,维持生计。若是有人想再嫁,婉娘也会放人,只是绣坊便不能再来了。

    绣坊一开便是十几载,每年都有离开的人,也有新来的,婉娘却一直在这里主持大局。

    方言接触绣坊的事务越多,便越佩服婉娘,她做得竟然是如此大义之事。

    转眼便到了三月,眼看着便要回去耕地,准备春种,张秀、方老二要带着孩子回张庄,方言又要每日去绣坊,顺便带着尾巴郑大宝,杂货店便没有人看了。

    一家人商量了之后,决定招人,方言便在店铺门口挂了块牌子,招揽有意愿的人。

    县里虽然要比村里大,但也多是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们,一般有招工这样的事儿,都是口口相传,挂牌子招人的也有,但一般应聘的不多,毕竟两厢互不熟悉。

    不过挂了牌子的第二日,还真有人来了。

    正值开门不久,张秀抱着孩子坐在铺子里,方老二则在后院劈柴。

    见有人来,张秀便起身招呼,笑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