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
,全都取决于永嘉帝的态度了。 梁煜面色平淡,只道:“不管他如何预备,此事必须是追查到底,不留情面。” “阿望你也不用担心,”梁灼把玩着手里的杯子,眨了眨眼睛,“父皇最恨别人亏他银子了。这事儿不会那么轻易翻篇的。更何况,这次是阿煜他主事呢。” 听到这话,池望的脸色好了一些。他是读书人,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龙门夺魁。此事之中最恨的便是他们这些不曾用也不打算用歪脑筋的人了。丑事爆出来又如何,必要叫那罪魁祸首得到应有的惩罚才是解气。 “动静这么大,那幕后之人该是着慌的吧。只可惜了这次的主考官,三朝元老啊,竟因此事挂冠而去。如此耿直纯良的老大人已经很少了。” 恭王想着这几天朝上的动静,感叹了一二。 梁煜说:“李老不会走的,父皇也不可能让他走。说到底此事是礼部失职最大。直接抓住他们审查便好。” 这次春闱是永嘉帝亲自命题。写好了题目直接交由礼部封存。就算是他身边有人往外传递,也不可能是半途偷看。也只有礼部某个内贼与之勾搭,将考题转手卖掉了。梁煜上一回收拾了吏部,搞得人心惶惶。 本以为昭王殿下会趁热下手,目标也该是户部。不想他消停了一段时间,直接借着这个机会去动了礼部。 礼部完全没有防备,更不知他早就在查石材木料的事情,直接被捅到了永嘉帝面前,一时也来不及做隐藏了。现在礼部一众大小官员还在大明宫宣政殿里跪着。瞧那架势,大有不说清楚个一二三五,不给他们吃饭的意思。 “而且这一次会借机会清理一下国子监。” 迎着三人的询问眼神,他解释道:“一些占着名额不来上学的,或有买卖考题行为的皆会除名。同家中子弟三年内不得入国子监学。” “妙啊!”池望拍掌叫了一声,狠声道:“合该叫这些个挂名纨绔知道厉害,占了名头不知读书。那稷下学宫的好书他们不读不看,就该给那些好学的来!” 占了名头不好好读书的闻颐书觉得自己中了一枪,默默地摸了摸名字走回去坐好。心道自己还好已经考上了举人。梁煜瞧见他讪讪的模样有些好些,借着身体挡光捏了一下闻颐书的手心。 一边的池望没看着,但梁灼看到了。恭王殿下一阵牙酸,木着脸把目光移开了。 闻颐书不客气地捏了回去,打趣梁煜:“你这个人忒急功近利,做什么事都想一箭双雕。世上那有事事顺你心的?当心翻船了。” “事在人为,我自知尽力,”梁煜问心无愧,眼中浮现出一二感叹,“其实也非我急功近利。只是觉得现在的朝廷已经等不起了。若不再快些,狠些,轻轻一戳也就全碎了。” 这话说的在场之人皆有一阵沉默。 池望无比动容,只觉自己跟对了人,那太平盛世仿佛就在眼前了。梁灼倒没有那么多感慨,他是个天下散漫的人。将此身投入当中,只不过是发现自己若不紧着一些,到头吃亏的便是他了。 至于闻颐书,在他达到目的以前,他与梁煜就永远是一体的。而他们之间的分歧,在愿望彻底实现之前永远都不会到来。 这样想着,闻颐书冲着梁煜微微一笑,表达了自己对他的认同。 此处终是外头,有些事不好多谈细说。略提一二句,便也换了话头。梁灼捉住自己打趣起闻颐书来,“听说你最近都去了阿煜府上,怎么?金屋藏娇?” “我倒是那个娇了,可他那地方可不是金屋啊,”闻颐书懒洋洋的嫌弃,“人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他连金屋都不是了,那就更比不上我家了。” 这明晃晃的嫌弃和不要脸,听得恭王殿下都呆了。池望还是不能习惯这二人之间没有尊卑的相处,下意识咳了一声。 倒是梁煜解释了一句:“这几天有人跟着他,为了安全起见,便留了颐书在府中。” “有人跟着你?!”恭王惊了。 谁这么大胆?不要命了。 闻颐书有家归不得也挺烦躁的,只闷声道:“具体不知是哪个在作死,但也只那些没跑了。” 池望在知道了闻颐书的来历之后,心中便知此人手里大约握住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这些年才一直躲在崖丘书院的。现在他被人盯上了,池望便猜测是这个缘故。便道:“如此还是在阿煜府上安全一些为好。现在这个时候城内混乱,若是趁机寻事,也叫人担忧。” 一句话,池望和梁灼都站在梁煜这边,闻颐书瞧瞧这个,瞧瞧那个,发现自己没一个支持者,无奈不已。眼珠儿一转,便又笑了:“放心呢,没个彻底把握之前他们不会乱动的。便是急不得,也得耐着性子等着。瞧着吧,过不了多久,就晓得是哪只蛇鼠在冒头了。” 第48章 章四十八 闻颐书自潇洒一摆手, 欢欢喜喜, 满腔壮志地将meimei接回闻府,就已经做好了会有许多故友旧交上门的准备。他一副我什么都不怕的样子, 叫梁煜叹息不已。偏闻颐书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哪里是这个意思, 梁煜想道。他宁愿闻颐书一辈子躲在自己身后,有什么风雨自己一并都遮挡了去。这里固然有梁煜一片珍重之意在。但也是他一番私心作祟:他只想把闻颐书给藏起来。 可惜,闻颐书一颗心全在外头。 饶是闻颐书做足了准备,贾家上门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意外的。闻礼生前的确和闻颐书提过一二句荣国府。说起当年永嘉帝南巡, 那一扇快有三人高的璎珞屏谁家都没有, 只有他贾府有。为了运送这么一件稀世珍宝, 动用了什么船, 又调了许多人。在运上码头前, 这屏风用了多少毡布包着, 偏那日头一晒,还能见着里头盈盈光华。 若是闻颐书只晓得这一点关联, 那他必对贾府上门一头雾水。多谢他不合时宜, 且不能对外人道的来历, 且知贾府身后站的乃是甄家。 此时他骑在马上, 听身旁的贾琏套着近乎, “若不是宝玉回去提了一句,我们还想不到两家竟是这般的渊源呢。正是那句老话,有缘千里来相会。” 而这样的话只觉他们不过是在不打自招, 叫闻颐书愈发相信自己父亲的离世与这群人脱不开关系。而且闻颐书百分百确认,贾府其实是在替甄家打探消息罢了。 于是对上贾琏略有些探究的眼神,他也只是一笑,道:“父亲离世时我还小,也不知两家还有这样的……缘分。” 这话说的有一瞬间违心,但又极快地调整了过来。贾琏以为自己看花眼了,但又觉着不像。他之前一直只把闻颐书当做一个扒着富贵的平民子弟罢了。听父亲一说才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