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齐欢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08

分卷阅读608

    这里,立即看向蓉姐儿:“以后这话不准出去说了。”

    扒墙头,又在一个女孩子面前哭,还被暄哥拎走了……宋三太太想想都觉得脸红。

    屋子里片刻的宁静,然后很快恢复欢声笑语。

    徐清欢看向宋成暄,宋成暄目光清澈,一脸正义不容侵犯的模样,他怎么好意思说出这种谎话,她不用猜都知道,那扒墙头的是哥哥,宋成暄会推在宁王世子爷身上,八成是因为……宗室子弟灌醉了他,让他新婚之夜不慎落马的冤仇。

    这梁子结大了,宁王世子爷也真可怜。

    ……

    不远处的宁王府。

    宁王几个孩子正在西席教导下读书。

    宁王世子爷忽然打了个哆嗦,然后“阿……嚏……”坏了面前写的一篇好文章。

    ……

    宋家的宗祠在泉州,要等到回到泉州之后再去拜祭,所以大家说完话就准备宴席。

    “大爷,”管事快步进门道,“朝廷来人了。”

    宋成暄看了一眼徐清欢微微点头,然后起身迎了出去。

    徐清欢搀扶着宋老太太跟在后面。

    前来传旨意的是冯顺。

    “大将军,”冯顺笑着道,“咱家这里给您道喜了。”

    等所有人到了之后,冯顺拿出圣旨,宋家众人立即跪下行礼。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宋成暄原任泉州招讨使一职,屡立战功,有德尊以爵,有功报以禄,封为正四品宣威将军,前往常州卫所任左都督。”

    宋成暄上前领旨。

    冯顺从内侍手中拿起另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宋成暄之妻徐氏,相夫宜家,恪尽乃职,封为恭人。”

    徐清欢起身上前接旨。

    宋家众人这才站起身来。

    冯顺笑着看宋成暄:“恭喜宣威将军,徐恭人,今日是双喜临门,皇上有旨,明日两位再进宫谢恩。”

    不等宋成暄说话,冯顺道:“咱家还有公务在身,就不久留了。”

    宋家人送来喜钱,冯顺命小内侍收下,然后让宋成暄陪着走出宋家。

    宋老太太看向徐清欢:“这两道圣旨你收好吧!”

    徐清欢轻轻颔首,吩咐银桂暂时放在正房的堂屋上,将来回到泉州再供去宋家宗祠。

    “这么说,我们很快就要启程回东南了,”宋老太太拉起徐清欢的手,“原本想着让你们再在京城住些日子,没想到旨意来的这么快。”

    这是徐清欢意料之中的,宋成暄养伤在京等着成亲,常州卫所不但没有总兵上任,连左右都督的人选都没定下来,常州这烂摊子势必要落在宋成暄身上。

    皇帝将沈从戎唤进京中,彻查沈从戎的身世也是这个道理,宋成暄在常州,沈从戎稳住福建,就算宋成暄和薛沉想要做些什么,也有沈从戎从中牵制。

    为了不想让宋成暄做大,也没有直接委任总兵一职,换句话说,如果不是这些日子西北的战局不稳,大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才堪堪守住边陲几座城池,皇帝实在没有心力再去动东南,皇帝说不定连左都督也不愿意给宋成暄。

    皇帝这些心思在京中还有些用处,一旦他们回到东南……三、五年功夫,整个东南就会焕然一新,皇帝再想要动宋成暄,就要尝尝互相牵掣的滋味儿。

    大家去花厅的路上,徐清欢看向宋三太太:“听蓉姐儿说,娴姐儿得婚事已经定下来了。”

    宋三太太一脸笑容:“是啊,也是我们泉州人,家中做些小生意。”提及将来的姑爷,三太太十分满意。

    “年纪轻轻就跟着父亲一起走商队。”

    徐清欢有些好奇:“有商队岂非要四处奔走?”

    宋三太太点点头:“而且是从东南到北疆,”说着她也有些忧虑,“希望成亲之后,就在泉州开个铺子,这样也少了奔劳之苦。”

    从东南到北疆。

    徐清欢仔细地想着,难道娴姐儿与李家是这样牵连上的?再仔细想下去,徐清欢面色一变,她想到了一件不好的事。

    那件事致使她与李大太太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六百三十三章 疑惑

    大周与北方奴儿干都司有贸易往来,最重要的货物自然离不开衣食住行,对于不会利用铁矿的鞑靼来说,铁锅这样的东西是他们最喜欢的物件儿。

    大周朝廷生怕鞑靼将这些铁锅融了用于制造武器,于是动了些手脚,用于烧制铁锅的铁矿很差,就算用这些铁去打造武器也不能坚韧耐用。

    这些内情大家都知晓,平日里边疆安稳时,大家心照不宣,后来大周边疆处处动乱,鞑靼也起了扰边的心思,于是借口“周人jian诈”贩卖次品给他们,就要率军前来攻城。

    北疆重镇的守军知道鞑靼的心思,不可能真的来攻打要塞,很有可能声东击西,前去攻占些小城。

    时值隆冬,那年格外的冷,海面上结冰,东北处有许多小岛失去天险,如果真的起战局,鞑靼必然去攻打那些岛屿。

    果不其然,鞑靼突然攻岛与大周军队交兵。

    当时卫所马都督前往救援,与守军一起浴血奋战,誓不投降,马都督次子战死,将长子送出来向李家求援,马家官声不错,颇受百姓拥护,可惜在李煦向东扩张时,马家一力阻扰,成了李煦的绊脚石。

    马家效忠朝廷之心不能动摇,李煦如果不加理睬,借着这桩事也算除掉了眼中钉。

    可李煦不是这样的人,不能以百姓和将士性命为代价壮大自己,日后定然会被人质疑。

    李大太太让她去找那些商贾的家眷,让她们四处叙说冤情,朝廷让商贾送来的铁,原本并非次铁,而是被卫所的人调换了,卫所的官员从而中饱私囊,现在被鞑靼发现,不但关押了她们的亲人,还因此引发战事。

    当时的情形复杂,原本因为鞑靼突然发难,许多商贾都被鞑靼抓走,若是能对商贾的女眷善加利用,正好能搅动局势,李家也可以借此不用去帮忙马将军。

    出主意的是李大小姐,李大太太托辞不懂这些找她前去商议,她自然不赞成,如果马都督真的是贪生怕死之徒,敌军临城时舍弃百姓,或者他贪心、昏聩平时多行不义,对这样的人用些手段她也不会太反对。

    但是,马都督死守城池,为的都是岛上的百姓不被屠戮,真的这样去对付一个忠臣良将,与那幕后之人有什么不同?

    不但不能在此时落井下石,她觉得李煦还应该出兵救下马都督和百姓,如果马都督因此对李煦改观愿意效忠那是意外之喜,若是马都督仍旧一如既往,那也是他的本分。

    她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李大太太没有主意,转头去看李大小姐。

    李大小姐冷声问她,是不是因为马都督与父亲当年麾下的几个副将有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