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在古代搞基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4

分卷阅读114

    开始运往南方,有成品,也有半成品。

    南方多水的郡县都在这次地下排水系统的规划中,有专业人士去勘探地质和挖掘深度,还有更多的人跟随着去往南方充当足够的劳动力去挖渠道给大河进行分流。

    数以万计的工人开始从北方赶往南方,南方还有陆续加入的,让这个的总人数很快就突破到了十万,并且人数还在持续往上的增长着。

    一旦突破百万的数量,帝王基本就可以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大兴土木的印象了,可实际上大秦修路施工团队的总人数已经破了百万,民间却没有一个对赵燕歌心生怨道的,每一个人提起赵燕歌都是满心的感激之情。

    施工队让更多的劳动力有了赚钱的机会,他们不再只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前地里面没活干的时候人就只能闲着,现在好了,他们还能去施工队里面干活。

    大秦施工队对前来的劳动力可以说是来者不拒,如果是百姓,不会认字不会别的,可以做最基层的工人,如果会读书认字,或者手上有个什么一技之长,可以做文职工作和管理员等,就连女人,也有后勤处的锅灶处要人。

    工钱每天现发,手里攥着真实不虚的钱,每个人的心里都极为的踏实,有想家的可以请假回家,把工钱都交回家里面,可以说在施工队里面的工资比他们一年到头种地来的多。

    手里有钱了,百姓们的手头也跟着宽松起来,百万工人的工钱带动了市场上面货币的流通,让不少地方都变得越发繁华,不过更多的钱财百姓们还是存到了银行里面,大秦施工队的总人数突破到百万以后,再加上国库充盈,三公们就和赵燕歌商量了一下,让赵燕歌把修路一事从国库走。

    有了国库支持,大秦施工队的人数又迎来了一次暴涨。

    尤其是秋收过后,不少附近郡县的百姓们都想加入进来,一下子就让修路的速度推进了不少。

    赵燕歌抽空看了一下,发现大秦施工队如今已经覆盖了大秦四成的道路,预计明年大秦道路施工队就会迎来竣工。

    知晓这个进度的三公们不禁咋舌,他们也算建设过不少工程了,可是哪个工程有大秦施工队这样做的速度又快质量又好的,就连当初的驰道和直道比起来,名声上也落了下风。

    当然,古人讲究所谓的“慢工出细活”也是古代工程进度缓慢的一大原因。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受到基建速度所带来的冲击。

    而那些大秦施工队里面亲手铸造出水泥道路的百姓们呢?当听到他们已经完工了大秦四成的大路,顿时纷纷沸腾了起来,不敢置信这是他们亲手缔造出来的劳动成果。

    “我们再加把劲,争取在冬季来临之前修建好大秦五成的水泥路,到时候我们都带着工钱回家过一个好年。”施工队领头人慷慨激扬的说道,满脸的喜色。

    “咦?我们施工队冬天不继续施工么?”工人们惊呼道。

    干一天活领一天工钱,一整个冬天都不干活,百姓们听了心中宛若错失了好几个亿。

    冬天水泥路能继续施工么?这是当然的。

    “这会是秋天还好,你们可能觉得没什么,可是冬天一来,你们哪有衣物可以挡寒啊,所以陛下的意思是,今年冬天不能动工。”施工队的领头人道,尽管他也觉得冬天不能干活有些可惜,可是他知道他们陛下说的是对的。

    一旦冬天开工,工人们干起活来就会要钱不要命,现在他们又发放不了足够的御寒衣物,为了众多百姓们的安危着想,今年冬天绝不能开工。

    听到领头人说陛下关心他们冬天的寒冷,想起以往那些严寒难挨的冬天,百姓们不禁心中动容,纷纷打消了冬天继续干活的想法。

    至于挡寒的衣物,现在是有价无市啊,他们就是有钱了,也没有地方买去。

    知道冬天施工队会停工以后,百万工人们对道路投进去了更大的热情,似乎要把满腔热血都留在他们修建过的水泥路中一般。

    咸阳宫内,赵燕歌身上突然一暖,是公孙起为他披上了一件遮风的斗篷。

    “起风了,要小心着凉。”公孙起关心赵燕歌道。

    秋风乍起,风的气息已经开始转凉,翠绿色树叶已经开始有了转黄的迹象。

    握着公孙起热乎乎的手,赵燕歌道,“我记得再过不久就是你的生辰了。”

    “你要是没说我还真忘了,毕竟不知不觉间时间就过去了。”公孙起道。

    “到时候你想吃长寿面还是生日蛋糕?”

    “长寿面吧,比生日蛋糕更有寓意。”毕竟奶油糕点什么的咸阳宫中并不缺,反倒是长寿面,一年才吃上那么一次。

    “我记得翻过年,就是你的生辰了。”公孙起回想道,她刚进宫前,赵燕歌刚过生日,赵燕歌的生辰并没有大cao大办,而是和太上皇后一起简单的吃了一顿饭,波澜不惊的过去,没有宴请群臣,公孙起自然也就没参加。

    随着天气转冷,让人的四肢都变得僵硬起来。

    “阿嚏。”聂粮不由狠狠的打了一个喷嚏,身子不由在风中抖了抖。

    “打井进度进行的如何了?”

    “回大人,现在就差最后一片区域了。”一位资深打井人说道,他们跟随着聂粮一连数月的轮轴转,等最后这片区域的井打好以后,他们就能回家了。

    这几个月得到的报酬已经足够他们用上一辈子了,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把打井技术给年轻一辈传承下去,尽管打井这事脏、苦、累,在井下待久了,老了还会生老寒腿,可是他到底是一项吃饭的手艺,比起单纯的种地挣钱多了。

    士、农、工、商,他们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工’,地位不高也不低,手艺比种地挣钱,日子比商人安稳。

    只是,就是他们已经把北方地区的井都给打了,以后他们的后辈还能靠着这门手艺吃上饭么?

    听到老打井人这么说,聂粮道,“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之前一个村子共用一口水井,现在是几户就近的人家共用一口水井,焉知我大秦以后会不会变成每家每户都有一口水井,打井人这个职业消失的可能性不大。”

    “是小老儿杞人忧天了。”这样说来,他们打井人的未来比以前还要广阔呢。

    “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等回去了,你们一定要好好的修养一段时间。”聂粮对打井人们说道,别的不说,井气属阴,数月下来众人身上难免会阴气入体,年轻时候身强力壮可能还不觉得有什么,可是到年老了,身上就会像针扎一样疼痛。

    要不是为了解决北方干旱问题,他们也不会这么频繁的挖井,是以聂粮觉得有些对这些打井人不住。

    “大人您别为我们担心,这一次我们过来一趟虽然辛苦